张 娟:发现历史-雷速体育官方
为了献礼改革开放45周年,向青年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近日,中改院院长迟福林教授新著《亲历改革:与青年谈改革开放》正式出版。3月8日下午,中改院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亲历改革:与青年谈改革开放》读书分享会暨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学习活动。以下是中改院改革开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娟分享摘要。
今天我想分享几个词。
第一个词,是“人民的历史”。看完院长的《亲历改革》,我最大的感受,书中体现了对人民群众、老百姓关切的问题的讲述和回应,一部“人民的历史”故事。看过之后,每每回想起书里娓娓道来的那些亲身讲述,都让我感同身受。
1.关于“幸福”的故事
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不正是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吗?”。
我想到关于我奶奶的故事。奶奶生于1922年,走的时候是2022年10月,活了100岁零9个月。经历过桥洞下带着孩子躲日本军,战乱中的她曾经遭遇一大箱的银元被抢劫一空,经历过新中国成立以后工商业改造,经历过支持“知识青年下乡”,把孩子送农村改造,经历过文革被批斗。但是我的记忆中,老人家在年岁大的时候,跟我们说的最多的是什么?“我真幸福啊,真没想到,年纪这么大了,还能领到政府发的钱。”奶奶领的第一笔津贴是2005年左右发的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从开始的几百元到一两千元。
从《亲历改革》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这个改革目标贯穿了改革的全过程。
2.关于“命运”的故事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想到了我父亲的命运。“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则是这种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制度性保障。”
父亲是一个老高中生,在准备考大学的时候,被告知不能考,因为是工商业地主子女,属于“黑五类”(即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和右派分子)的子女。父亲是个聪慧的人,学习成绩很好,不能考大学对他打击很大,后来气的得了肺痨。改革开放以后,他才迎来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是因为考大学,是乡镇企业的兴起,乡镇企业需要技术人员,需要管理者。父亲1983年从公社的农技员到一家乡镇企业从事质量管理,90年代做到了当时湖南省为数不多的“高工”。
《亲历改革》一书中在这一章节中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它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是改革开放的新事物”。90年代末2000年初“抓大放小”过程中,很多乡镇企业被转卖停产,但是也有一部分乡镇企业存续发展的很好。不管怎么说,乡镇企业蕴含的能量,给当时的国企、民营经济、老百姓带来了命运的改变,在历史上是不能磨灭的。
3.关于“潜力”的故事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国的个体工商户,就是在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巨大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书中花了很多笔墨去谈民营经济政策的演变、曾经面临的困难,这让我想到了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邵东。
我家乡是湖南邵东,历史上地理交通不方便,产业资源少。母亲说,三年困难时期没得吃,吃的是“观音土”。1978年的gdp才1.77亿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国家民营经济政策的支持下,邵东发展成为了“民营之都”,1996至2000年,邵东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在湖南县级第二,仅次于长沙县。1993年邵东工业品市场新建,甚至造就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邵东现象”。但是我知道,很多都是被逼出来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个小商品从业者,原来工作的乡镇企业垮了,家里孩子小的小,大的还没成家,全家生活来源都断了,就学别人摆地摊卖床上用品、开店,到工业品市场从业,也经历过一场大火让一切回到起始点,又得从头再来。这样小商品个体户的奋斗史,在我们家乡数不胜数。家乡的小商品经济虽小,形成的产业生态、产业链却容纳了很多就业者,这种较为原始的商品经济形态也为整个县的经济发展、工业化发展转型提供了基础。邵东获得2022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榜单、2021年全国服务业百强县(市)。
《亲历改革》一书中提到“民营经济命运的改变,解放了蕴藏在千百万创业者身上的无限潜力,激发了蕴藏在亿万民众中的无限活力”,无数家乡个体户的奋斗史、一座小县城的发展史就能很好地佐证了这点。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继续发挥好民营经济的作用,也正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破题的。
第二个词,我想分享的是,“不仅仅是历史”。
《亲历改革》一书中,跟我们分享的改革开放历史,但我理解,这“不仅仅是历史”。书中涉及的重大问题,都衍生到未来改革面临的难点焦点。这不禁让我在想,改革开放到底是什么?学习改革开放史是为了什么?我理解,改革开放是一种最中国化的发展逻辑、文化逻辑和信念逻辑。
第三个词,我想讲的是“我们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5周年了,这几十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改革开放不是一个政策词汇,也不是一个学术用语,不是冷冰冰的在大事记中的记载。它,其实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书中展示,院长投身改革研究事业40年、投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35年、创立中国改革智库中改院并坚持32年亲身经历。坚守中,感受到的是院长满满的“忧国”情怀,正是这种情怀成为“坚守”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中改院改革开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