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速体育官方

《南方日报》专版报道第九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理论研究成果-雷速体育官方

时间:2020-10-02 15:20

摘要:关于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成果总产出,通过我们的统计发现:第一,我国社会治理研究成果数量在逐年增长。乡村社会秩序变迁与治理现代转型的重要特征,就是治理目标从资源汲取向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演变,治理模式从村民自治向乡政村治、多元共治演变,治理理念从传统礼治向依法治理、复合治理演变,使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乡村治理正式进入了国家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新的乡村社会共同体,实现乡村社会结构与治理结构及其治理体系的现代转型,促进乡村的多元发展,将决定乡村振兴的成败。

1601623181

编者按:9月25日,由广东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特为论坛录制视频寄语。论坛以“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题,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成就、宝贵经验和科学规律,特别是有效应对疫情风险、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方面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全省乃至全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本版摘编论坛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抗击疫情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和使命钟南山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体现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又一个英勇创举。本次论坛聚焦“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这个课题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学术理论价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和使命,我们现在还正在进行艰苦斗争。希望各位专家深入开展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是一个新的课题,要为推进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张知干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这一重大战略成果,凝聚了亿万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体现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创举。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呈现出进一步扩大和加重的态势。我国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此外,我们还应深刻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发展变化,世界经济已陷入衰退且可能较长时间低迷,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事实表明,世界已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也将面临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在新的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本次论坛聚焦“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学术理论意蕴。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阶段,如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新的重大任务,也是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重大新课题。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深入研究和探讨“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时代问题,努力提出真知灼见,积极建言献策,这是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智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智库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和窗口的广东社科工作者,在广东阔步迈向改革开放再出发新征程中,承担着为推动我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智力支撑的时代重任。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顺应时代要求、肩负时代使命,把握发展大势、积极担当作为,努力推动我省新型智库建设迈上新台阶。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要牢固树立大局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积极开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调研,更好地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努力把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转化为勤奋扎实的调查研究,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学问讲在群众的心坎里;要树立守正创新的理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扎扎实实搞调研,孜孜不倦求真理,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作者系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为广东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供理论支撑李 斌本次论坛聚焦“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主题,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对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和我省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进行深入研讨,增强中国之治的理论自信。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做好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总书记在论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时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治理体系;论述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时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论述要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体系时指出,社会治理体系要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论述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时指出,要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论述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时指出,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基层。深入研究阐释总书记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当前社科理论界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深入研究阐释,引导全体社会成员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中国之治的理论自信。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抗疫经验总结进行深入研讨,增强中国之治的制度自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展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们在各种风险面前就一定能够化险为夷、化危为机。关注时代课题,深入研究总结抗疫经验,将其上升为规律性认识,是广大社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围绕总结抗疫经验,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深入研究阐释我们国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的制度优势;深入研究阐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深入研究阐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等。同时,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付出持续努力,特别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希望各位专家急时代之所需,回答好时代之问。要围绕如何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阐释,推动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增强社会治理总体效能,进一步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中国之治的制度自信。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广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进行深入研讨,增强中国之治的实践自信。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长期以来率先开展系列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治理品牌,为推动形成“中国之治”作出了广东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依然是广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提出了“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殷切期望,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意见提出,要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双区”建设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广东从实际出发,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构建区域发展格局要求积极探索与经济差异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模式,积极推进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同时,编制“十四五”规划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深刻变化,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促进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是我们在编制规划时必须回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广东加强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深入研究,是广大社科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因时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当代广东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多到基层调查研究,多把广东基层社会治理作为研究的案例和样本,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新概括,用“理论之思”回答好广东“社会治理之问”,推动广东社会治理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广东社会治理探索的显著成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中国之治的实践自信。(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用制度优势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彭 森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助于我们用制度的优势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大动荡、大变化、大改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不确定性、更加不稳定的国际环境。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了这个大变局的演变。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近年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努力为我们成功抵御风险挑战,取得抗击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提供了根本的保证。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是我们运用制度力量、应对各种公共卫生危机的一次压力测试,中国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又一个英勇壮举。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我们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短板,反映出我们的体制机制、治理能力还有一些缺陷,这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治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跟地方的积极性;三要处理好改革与法治,治理与共治的关系。(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以共同抗疫机制 推进“健康湾区”建设迟福林面对疫情的严重挑战,以形成共同抗疫机制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一体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任务。与此同时,要以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规制和管理及其运营机制的对接为重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建设“健康湾区”,关键是尽快形成共同抗疫的相关机制。总的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公共卫生与医疗资源上各自都有较好的基础,若能尽快在公共卫生一体化上形成机制化安排,将提升共同抗疫的效果,提升重大疫情联防联控的协同效应,由此奠定“健康湾区”的重要基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一体化进程,需要卫生、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在标准和规则上的对接,以及与此相关的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的对接。一是推动公共卫生规则与体系逐步对接;二是推动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三是推动医疗保障体系的衔接合作。从联合抗疫的现实需求来看,如果没有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实质性推进,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交流也会面临某些深层次矛盾的掣肘,以公共卫生一体化促进服务贸易一体化成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契机。就此提出几个建议:第一,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标准、管理规则、企业制度的对接;第二,推进广东服务业市场的全面开放;第三,实现粤港澳营商环境对接。(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构建与新病毒博弈相适应的社会健康体系田雪原要建立健康体系就必须追根溯源,把现在和新病毒的作战形式、特点、任务了解清楚。第一个问题,流行传染病谱的颠覆性改变。进入21世纪后,一方面以细菌病原体为主导的传染病尚未除尽,另一方面以新病毒为病原体的新流行传染病粉墨登场。这是一次颠覆性改变,它呈现出的新特点是:更具隐蔽性、更具传染性、更具抗药性、更具变异性。只有充分认识流行传染病谱的颠覆性改变,才能正确定位当前博弈的性质,制定应对方略。第二个问题,人类与自然界博弈步入新阶段。新冠病毒从哪里来?到现在说法仍然不一,但我们可以从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传染病谱的改变切入和研判,不管什么原因,最终应该同人类与自然界博弈的对象、博弈的性质、博弈方式的转变密切相关。早在130多年前恩格斯就告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第三个问题,构建与新病毒博弈完整高效的卫生健康体系。既要面对当前也要立足长远。一方面,我们要总结运用半年多来与新冠病毒博弈取得的经验,深化医疗健康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入反思,找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三次冠状病毒泛滥的根本原因、流行的套路、发展的规律,将其提升到人类与自然界博弈的战略高度,总结出克敌制胜的基本方略。深化社会健康体制改革,打造全民健康新体系,可以进一步思考:充实健康中国发展规划的内涵,将新病毒防控提升为国家战略;发挥中医优势,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强化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消灭新病毒从源头做起;加强全民健康意识,营造广义健康社会架构。(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抗疫经验弥足珍贵范恒山疫情侵袭使世界上各个国家、各种社会制度面对全面的考验,疫情防治使各国政府和社会治理体系的优点与缺陷充分暴露出来。就我国而言,尽管取得了抗击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但是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辩证地看疫情的突如其来,抗疫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是弥足珍贵的,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第一个启示,治理体系建设要形成全方位保障安全的能力。保障国家安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任务之一,国家安全的基石是人民安全,与人民安全相联系的安全是广泛的,不仅包括国土安全、生产生活的安全,也包括生物安全、卫生安全。第二个启示,着力解决运动式治理形成的时紧时松、治理粗放问题。要建立严明清晰的责任体系、综合配套的处置机制和政社结合的监督体系,通过制度约束促进精细管理,防微杜渐,把各种隐患扼杀于未发之前、萌芽之中。第三个启示,进一步强化并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我们国家在这场罕见的抗疫斗争中能够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一方面来自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快速处置、精准管控;另一方面来自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特别是来自基层人民群众的自觉防护和城乡基层社区的大力防控。这表明,中国特有的基层社会治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第四个启示,要形成有利于社会治理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布局。城市越大,风险越大,治理越难;人、经济和建筑物集中度越高,风险越大,治理越难。应该把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布局优化作为下一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五个启示,加快建立与治理一体的现代数字基础设施。在这次抗疫实践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成为一个亮点。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作用是全方位的,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

疫情防控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启示郑京平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毅果敢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决心,领导全国人民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打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抗击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回顾艰辛的战“疫”历程,对于我国社会治理而言有以下几点启示:启示之一,疫情防控始终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启示之二,政府绝不能对社会治理中的隐患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启示之三,必须平衡好社会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启示之四,疫情防控也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指导方针就是预防为主、防处结合。启示之五,数字化、智能化的社会管理系统是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启示之六,社区组织是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基层组织保障。启示之七,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个人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的立法。启示之八,无论疫情防控还是社会治理都应该有一股精气神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启示之九,社会治理相关领域,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应该很好地借鉴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

互联网平台企业推动国家治理数字化转型张志安数字抗“疫”成为我国战胜疫情、保障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技术支撑。疫情期间,各大互联网平台企业以其信息采集、用户连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公共治理关键时刻,有力支撑了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稳定运行。经此一“疫”,互联网平台企业为我国公共应急危机处理提供了新思维、新方法、新经验,有力推动了国家治理数字化转型,同时也促进了互联网平台企业嵌入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融合趋势。互联网平台企业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思路在于:互联网平台有效弥补了政府在信息传播与资源适配上的短板;互联网平台能推动社会治理结构创新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能促进国家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平台是加快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政府在如何与互联网平台深入合作方面普遍缺乏经验,激发互联网企业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创新政、企、社协同机制。一是政企间数据合作共享应常态化与制度化;二是政府部门的公共治理资源统筹,应将互联网平台企业纳入;三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应该探索政府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合作机制。(作者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从疫情防控研究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郭万达关于疫情冲击下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研究,可以从城市应急能力、社会治理、经济韧性三个角度分析。应急能力是城市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统筹协调和应对处置的能力,是超大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传统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公共卫生应对需求,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可以看到,“单一灾种”类型的应急防控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需要整合资源,建立常态化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才能科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理是指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主体协同合作,共建、共治治理体系,并共享治理成果。安全是社会治理的核心,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上,包括早期预警、应急响应、资源动员、民生保障、复工复产等方面,社会治理的重要性都尤为重要。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健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理体系,可以充分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优势,提高超大城市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效能。经济韧性是指城市在应对外界危机或灾害时,凭借自身系统的动态平衡、缓冲和自我修复等功能,减轻损失,并快速从危机或灾害中恢复过来,保持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当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冲击时,良好的经济韧性能够快速作出应急响应,减少公共卫生危机给城市带来的损失和灾害。(作者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从大数据看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张义川广东省社科联与中国知网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我们连续三年合作开展了基于大数据的论坛主题的相关课题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产生的影响力和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这种合作模式和研究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中国知网所拥有的知识大数据与广东省社科联强大的专家团队大智慧更加有效结合起来,并以此形成范例,希望能为智库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维模式、分析方法、决策依据,能够为研究工作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动力,这也是我们持续开展这项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关于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成果总产出,通过我们的统计发现:第一,我国社会治理研究成果数量在逐年增长。尤其在2013年之后,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主题的研究成果更是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第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研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非常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第三,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省内外知名智库研究机构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产出成果较多,是这个领域的主力军机构。第四,成果产出中既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理论研究,也有服务于地方发展需要的实践研究,充分说明社科工作者的研究已经做到了“顶天立地”。目前,广东省在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已经具备了一些优势,但是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地方,广东的理论研究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也建议各位专家学者在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的带领下,能够再接再厉弯道超车推出更多的优秀成果,实现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走在全国前列。(作者系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 )

乡村社会秩序变迁与治理现代转型陈文胜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最为根本性的变化,就是快速推进的中国城镇化正将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农业社会”带入到以现代、后现代为主要特质的“工业社会”,“乡土中国”正在不断被“城市中国”所取代。对于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从根本上说是农业社会的熟人“身份认同”到工商业社会的陌生人“契约认同”的逻辑转换,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乡土伦理”到现代文明“市场伦理”的历史转轨。乡村社会秩序变迁与治理现代转型的重要特征,就是治理目标从资源汲取向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演变,治理模式从村民自治向乡政村治、多元共治演变,治理理念从传统礼治向依法治理、复合治理演变,使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乡村治理正式进入了国家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跨越地理范围与生活范围,实现了在陌生人之间经济交易,从而打破了农业社会的封闭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进入到乡村的熟人社会。如何在现代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冲击下,引导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对接,既留住传统乡村文化中的乡愁,又树立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既尊重传统的风俗习惯与乡规民约,又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构建新的乡村社会共同体,实现乡村社会结构与治理结构及其治理体系的现代转型,促进乡村的多元发展,将决定乡村振兴的成败。

雷速体育官方
相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