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速体育官方

迟福林:以高水平开放赢得未来-雷速体育官方

时间:2021-11-01 10:37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大场合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复杂变化,我国正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推动高水平开放,更加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在高水平开放中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战略抉择,更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充分体现和重大实践。

新时代开放的宣示: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从历史上看,有的国家在谋求快速发展的时候往往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但发展起来后,就往往采取相对保守的贸易政策,有的甚至直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的背景下,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还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第一,“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打开国门”,不断扩大开放,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走出了一条以扩大开放倒逼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的路子。与此同时,我国从参与经济全球化到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在扩大开放的进程中释放了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面对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中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方向不会变,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永远不会关上!”在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深度融合的条件下,不断扩大开放的中国,不仅能形成推动自身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将为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提供重要条件,并将在推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和增长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第二,推动新时代开放发展的“三个提升”。

我国坚持开放发展,这是基于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实际行动。

一是从扩大出口到扩大进口的提升。推动扩大进口,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说,“预计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这成为世界对中国市场的重要预期。

二是从商品市场开放向服务业市场开放的提升。随着我国服务型消费的不断升级,社会对优质服务供给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服务业市场开放提出了现实需求。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说,“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在此背景下,我国在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开放提速。当前,我国金融领域扩大开放成果显著,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实施,我国还将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三是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提升。高水平开放的核心是制度型开放。推进制度型开放是我国高水平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通过积极参与贸易和投资领域多边合作,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第三,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和国际竞争的主动。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行高水平开放就是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和集聚全球优质资源要素,在更高层次的合作与竞争中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与影响力。

首先,要以开放的主动赢得释放内需的主动。市场是稀缺资源,强大的国内市场将为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供重要保障。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还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消费市场。以扩大内需为基本导向的高水平开放,就是要以开放的主动推动形成释放14亿多人口大市场潜力的重要动力,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构建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其次,要以开放的主动赢得深化改革的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开放不仅是吸引资源要素集聚的重要条件,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当前,随着经济服务化进程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与融合,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已成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的重大任务。

再次,要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国际合作竞争的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我国扩大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已经成为赢得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条件。

新时代开放的鲜明特征:

着力推进高水平开放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实行高水平开放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制度型开放为突出特点,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为重大任务,以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为重要突破,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重要保障。

努力推进制度型开放。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中说:“中国将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超大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为各国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更多动力。”制度型开放已成为我国高水平开放的突出特点。

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不同,制度型开放意味着对外开放的重点向国内制度层面延伸。从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现实看,需要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加快服务业领域的规则对接,尽快打破服务业领域的各类垄断;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实现经济政策由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向以竞争政策为基础转变,并加大对经济政策的公平竞争审查;主动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并在部分区域强化敏感领域的压力测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与创新活力。

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已成为我国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大任务。

近年来,在产业结构变革加速与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突出亮点。同时,伴随着经济服务化进程的加快及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我国服务贸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推动服务贸易结构调整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优化贸易结构,努力挖掘符合市场需求、具有针对性和互补性的产品,增加技术和服务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

从我国发展的趋势看,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预计到2025年,传统服务贸易占比将明显下降,现代生活性、生产性服务贸易比重将显著上升,届时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数字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新亮点。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充分反映了数字服务贸易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估计,到2025年,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将达到50%左右。在开放发展的进程中,数字服务贸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擎作用。

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区域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大战略任务。

同时,我国布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践也在持续深化。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近年来,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不断增加,在我国新时代高水平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0月,仅当时获批的四批共12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新设企业约21.7万家、外资企业5123家;实际利用外资1083.9亿元,进出口总额3.2万亿元,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4.4%的外商投资和12.5%的进出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不断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此外,我们还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高水平开放中的支撑作用。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制度性变革。从我国的实践看,开放也是改革。在高水平开放中深化改革,核心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比如,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着眼于释放人力资本活力,尤其是科研人员的活力,加快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企业家潜能,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竞争中性、市场透明、知识产权、环保标准等方面加强制度安排,切实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等等。

还要看到,在开放中推动监管制度改革也十分重要。实现高水平开放直接依赖于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改革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反垄断监管,并初步取得成效。2020年,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69%,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外资下降12%,而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

新时代开放的战略目标:

推动和引领经济全球化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型开放大国,中国以何种方式影响世界,世界如何客观看待中国,成为国际国内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推动高水平开放,不仅为推进双边、区域、多边自由贸易进程提供了重要动力,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

第一,推进多边双边自由贸易进程。

一是坚定捍卫经济全球化。从大国责任出发,我国努力倡导各国维护经济全球化大局,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相继出台的扩大开放的一系列举措,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并在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提升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二是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安排中,自由贸易最为核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无助于本国问题的解决,还给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巨大障碍。应该看到,各国遵循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共同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出路。

三是积极推进多边双边自由贸易进程。在全程参与并积极推动rcep签署后,我国率先批准了rcep,并对履行协定各项义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推进自由贸易进程,需要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自由贸易体系。我国倡导自由贸易体系,不是对传统自由贸易体系的简单承袭,而是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包括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

第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一项重大倡议。为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本着开放包容精神,同愿意参与的各相关方共同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世界银行有关报告认为,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作为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而且是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2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为务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我国不仅积极促成具体项目落地,而且主动发起设立了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截至2020年10月,丝路基金已累计签约项目47个,承诺投资金额178亿美元,为“一带一路”框架内的经贸合作和多边双边互联互通提供投融资支持。与此同时,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为提振区域经济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依托,实现各国联动发展;由产能合作为主向产能合作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进一步拓展合作内容;以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自由贸易网络为目标,加快构建全球互联互通的伙伴关系,推进全球共同开放;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多种方式使更多国家从中受益。

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并将塑造中国与世界融合发展的未来。

世界各国命运紧密相连。经济全球化与新科技革命使世界各国的利益和命运联系在一起,各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紧密相连,经济发展相互依赖。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凸显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面对疫病灾害、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等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必须寻求互利合作的双赢多赢之道。无论是应对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是应对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全球性挑战,都迫切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合作。

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滞后于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只有适应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才能为全球经济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将现有治理体系推倒重来、另起炉灶,不仅会破坏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还会破坏世界的和平稳定。因此,我们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我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wto改革,并以提升代表性、公平性和有效性为重点,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主张超越狭隘的“文明冲突论”,提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最重要的是要顺应时代潮流,尊重各国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要以文明互鉴促进世界和谐。文明的发展需要以交流互鉴为前提,取长补短,才能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实现各类文明和谐共生,重要的是求同存异,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多样性和发展道路多元化,由此“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作为新型开放大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雷速体育官方
相关
网站地图